您的位置: 首页 >> 李白与巴蜀

李白与巴蜀故乡

发布时间:2020年1月9日 10:23      点击量:175

李白与巴蜀故乡

祁和晖

一、李白生长于巴蜀

巴蜀文化区比今日四川省、重庆市两地行政区广大得多。巴蜀文化区是由巴、蜀古国历史形成的“同俗”区域。今日语言特征上的“西南官话区”大体就是数千年形成的巴蜀文化区。“官话”,旧时传统上指汉语中通行较广的北方话。在我国汉语文化地理上,将以北方音为基准的“官话”大略分成三种“官话方言”,为:北方官话——今日普通话的基础;西南官话——今日四川、云南、贵州、重庆、陕西汉水以南,湖北宜昌以西(包括今日姊归县)等地区民众所操用的“四川话区”,都属“西南官话”区;“下江官话”——江淮方言。“汉藏语系”中的“汉语族内,已没有“语支”的分隔,而只有“官话”基础上“方言”的差别。西南官话区,大体就是“与巴蜀同俗”的巴蜀文化区。今日四川省、重庆市仍然是巴蜀文化的核心区。

一般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结合,考察三巴区与三蜀区的分布。大体文脉、地脉走向区分是:岷江流域(包括其支流)为蜀文化区;嘉陵江(又称东汉水)流域及其支流为巴文化区。大体上巴人刚勇、蜀人文柔。司马相如生于巴地的蓬安,长於蜀地成都。故司马相如兼具巴蜀文武相济于一身的特点——即文武双全。相如“以赀为郎”,最初是凭精湛剑术成为汉景帝的御前侍卫“武骑常侍”,后来又以《子虚赋》,《上林赋》受知于汉武帝。更以“便略定西夷”“通南夷”,促进“西南夷区”进入大汉版图而在青史留名。

李白与乡人司马相如有大体相似的成长历程。故李白生平对距自己九百年前的这位乡贤倾慕不已。李白30岁时,正“酒隐”湖北安陆县许相宅。此时此地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自述其学养、乡梓、志向说:“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以为士生,则桑狐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悟(今属广西),东涉溟海(今在山东)。见乡人相如大誇云梦之事,云楚有七泽,遂来观焉。而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便憩跡于此,至移三霜焉”。正是凭李白所写此《书》,今人得知李白离乡的原因,辞亲远游的时间,入赘湖北安陆许氏的年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乃是受到“乡人司马相如”文章与功业的诱导。安陆县只是李白离乡后客居时间相对较长的处所。

天宝十二载李白52岁时暂居宣城(今属安徽),写《秋于敬亭送从姪耑游庐山序》。此《序》中又自述:“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及长,南游云梦,览七泽之壮观。酒隐安陆,蹉跎十年。”李白隐居安陆期间,也并非禁足安陆,而是以安陆为基地,进行了生平第一次大漫游。按李白“三入长安”说,其一入长安正在此期间。

李白生于巴地,学于蜀乡,正与“乡人司马相如”相似。李白出生之“绵州彰明县青莲乡”,乃属巴人世居之地。绵州(今日绵阳市)为嘉陵江支流涪江滨之城。此处汉代置涪县,西魏置潼州、巴西郡;隋初废巴西郡,改潼州为绵州。唐一度改绵州为巴西郡,后又复为绵州。宋元明清四朝仍称绵州,民国为绵阳县;新中国初置“绵阳地区”,改革开放中称一些“地区”为市。绵阳地区成为地级市。青莲乡原名“清濂”乡,俗称漫坡渡、蛮婆渡。位在绵阳城西北,历史上曾属彰明县。1958年彰明县拆并入江油县(西魏置之古县),李白故里清濂乡(即青莲乡)亦由此隶属江油。四川今日之广元市、绵阳市、南充市、巴中市、达州市等皆属古三巴(西巴、中巴、东巴)区域。成都市、乐山市、宜宾市、简阳市等皆属于三蜀区,还有大片巴蜀交汇区。青莲乡,当地父老俗称“青莲场”,位处今江油城南15公里,滨于涪江盘江合流处,场西南便是绵延的大小匡山、天宝山、太华山、窦圌山。稍远即是峨眉山:李白是巴蜀人,是巴山蜀水养育了李白。李白25-26岁“仗剑去国”后再未回过故乡。若说李白故乡在今日的湖北省内,那么李白大量写下的有关巴蜀故乡——尤其匡山、窦圌山、太华山、峨眉山等地名与风物的诗是何时写成?李白故里只能是今日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县青莲镇。弄清楚李白故里,不是出于经济利益及旅游产业之类的需要,而是学术求真性的需要。如果李白故里不在巴蜀,那么大量李白诗文就无法讲通。学术讨论可以百家争鸣,然而学术真实与学术真理只有一个——李白大量诗文早已清楚表明了李白的故乡所在:巴蜀。这一点不容信口想当然——人的故乡并不是一个可以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女孩。

李白故乡是巴蜀这一点从无争议。中华文化传统,“故乡”是指从小生长的桑梓之地。西方以出生地定故乡,中国以自幼居住生长之地定故乡。祖籍则是祖辈的故乡。故汉文化称故乡为“乡梓”或“故里”。李白自幼养育于巴蜀从无争论。仅仅在李白出生地上略有异见。即使这种“异见学者”也从来不否认李白故乡是巴蜀、是四川。以郭老(沫若)为例,他虽提出李白可能出生在西域大碎叶,但郭老仍然认为李白是自己的乡贤先人。按最极端的“异见”,李白至少在四岁时已随父移居青莲乡。其人自幼居住成长的乡梓仍在“巴西涪江。”

从李白在世时起,李白友人们已留下文献,记述李白为蜀人,生于巴蜀。——巴蜀可以简称为蜀,也可简称为巴。


二、三大系列证据证实李白故里在巴蜀江油青莲乡

古人(包括李白本人)留下了三大系列证据,证实李白故乡、故里在今日涪江滨的江油县青莲镇。这三大系列证据为:(一)李白好友杜甫、李阳冰、魏颢诗文记写了李白故乡在”蜀“、在“匡山”。(二)从北宋到清代,前人留下了碑刻、建筑、地名证实李白为蜀人。(三)李白本人大量诗文写述了自己故乡的地理、气候、风物与自己的乡愁。李白 自述故乡这部份证据将专门剖析。此处着重展示第一、第二两大系列证据。所谓“系列”证据,即意味着并非孤证。

第一系列,李白同时代好友、本家说李白故乡。

1.杜甫是李白的绝对“粉丝”。李杜生平先后会面三次。首次相会于天宝三年(744)春夏,地点为洛阳与汴州(今开封市)吹台。其时李白44岁,杜甫33岁,高适39岁。先是李杜相会于洛阳,继而李高相识于汴州,接着李杜高三人携手“同游大梁、宋中”。三人在一起豪饮畋猎,渡黄河,登王屋山访道士。李杜高三人又相约秋天到齐州同访李邕。本年10月三人果又会饮于李邕宅中。李杜高三星相聚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大事。李杜相会即成为李杜定交。杜甫此后有20余首诗写对李白、对3人聚会的怀念。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苍惶避蜀,采纳房琯的“制置”战略,将皇室亲王分派出镇,使安史乱贼灭亡唐朝的毒计落败。唐朝只要有一位王子活着,李唐江山就不会灭亡。唐玄宗将第16子永王李璘派往淮南道镇守。李璘生母早亡,从小是由异母长兄、太子李享抚养长大。李享、李璘名份为兄弟,情份应同父子。李璘奉上皇(唐玄宗)诏赴淮南组建军政府,盛邀李白参加筹备。谁知抗战中自行即皇帝位的李享,对李璘很是猜忌。加之李璘又无从政经验,缺少谋略应对李享。李享以叛国罪派兵讨伐李璘。李璘帐下将士得知李璘起兵属于非法,纷纷倒戈、瓦解。李璘死于乱军中。李享朝廷认为凡参加李璘幕府之人一律以叛国论。於是李白处境危殆。当时唐肃宗朝廷上对处置李白有两种意见。务实派认为李白参加李璘幕府,心中怀着对唐朝的忠诚,欲对剿灭安史乱军有所建言。因此,李白入李璘幕罪轻,甚至无罪。另一派权臣欲借李璘事排除父皇唐玄宗所信用过的朝臣。唐玄宗对李杜皆有“知遇”之恩,故都在被排斥之列。不仅借宰相房琯家庭琴师董庭兰的家奴与权臣家奴斗殴事件对房琯“罢相”,还对疏救房琯罢相事的左拾遗杜甫提出处以死刑。幸经张镐、岑参等人救护,杜甫免死。但终於在一年以后因“房党”罪被贬出长安,到华州(今陕西华县)做一名司功参军。与此同时,严武、贾至等亦因“房党”也同时贬逐偏乡。严武贬到巴州(今四川巴中市),贾至贬到岳州(今四川安岳县)。杜甫由秦州入蜀前曾有诗信寄贾严二人即《寄岳州贾司马巴州严使君》。杜甫对朝中关于李白罪该处死之论高度关注。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十一月李白57岁,被朝廷折中定罪“长流夜郎”,免去死罪。肃宗乾元元年(758)十月朝中册立太子,大赦天下。独诏不赦李白。李白悲泣而写诗自述《放后遇恩不沾》。乾元二年(759)李白59岁,一直在长江沿岸各地流浪、飘泊,希冀有人出面救助,免除流放罪。此年,朝中贾至、严武,以“房党”罪已被贬出朝。杜甫48岁,先贬逐出京,到华州谋事。不久陕西大饥馑,杜甫弃微官,携家往秦州避灾。杜甫在秦州担心李白处境,写诗《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就在本年十二月,杜甫携家往成都进发。据考在本年,即乾无三年(959)腊月三十天,杜甫一家抵达成都。有杜诗《成都府》记其事。上元元年(760)李白61岁,杜甫50岁,杜甫卜居在成都西郊的浣花草堂,生活得以暂时安居。而李白长期流浪,身患“腐胁疾”——据郭沫若考此疾今名脓胸症。此年李白曾想从军,参加李光弼军幕,因胸疾而罢。杜甫在成都得知李白老病无依的凄惨处境,写下著名的《不见》一诗,诗中说: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杜甫呼唤李白,既已老病,不要再流浪飘泊,不如回归故乡匡山。深情地说:李十二兄,您幼时读书的匡山书屋仍然完好地在等待着您的归来。杜甫人在成都,呼唤李白“头白好归来”。一个“归”字将李白故乡在巴蜀江油匡山表述得明确无误。曾有个别人以为“匡山”指江西庐山,早被前人驳辨清楚。此归来之匡山,指彰明县南之匡山。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一书,特辟“辩误”一卷,引唐人范传正《李白新基碑》文,驳正匡山绝不是庐山,而是彰明县匡山。《范碑文》云:“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牒……故自国朝以来,漏于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与字所取象。受五行之刚气,叔夜心高;挺三蜀之雄才,相如文逸。”“广汉郡”一度收辖绵州,故范碑文有“潜还广汉”之说。

杜诗《不见》中“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是指认李白故里最早的文献之一。

2.李阳冰《草堂集序》透露李白为蜀人:稍晚于杜诗《不见》的文献为李白晚年有所依靠的本家族叔李阳冰之文。受李白临终嘱托,李氏率先编辑李白诗文集《草堂集》并写《序》(下文简称李《序》)。唐代宗即位知李白冤,不仅赦免李白“长流夜郎”之罪,更想征聘李白入朝拜为拾遗,可惜李白已逝。杜甫诗中统计李白“敏捷诗千首”存世。李阳冰辑李白《草堂集》带有抢救文化遗产性质。故李《序》中说自己“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自中原有事,公(李白)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我们今日能读到李白超千篇诗文,要首先感谢李阳冰对李白遗稿的抢救。李白死于宝应元年十一月(亦有认为逝于宝应二年冬者)。按李《序》,辑编《草堂集》的时间为“宝应元年冬”。可见李《序》乃李白逝世后不久写成。李《序》中写道:“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九世孙,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神龙之初,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庾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谓太白之精得之矣。”李白生于条支碎叶说即源于李《序》“神龙之始  逃归于蜀”两句。按李《序》,李白卒于“宝应元年(767),得年62岁或63岁。往前推62年为701年,正是武则天当政的长安元年。“神龙之始”指唐中宗即位元年,即705年。按此则李白在西域出生后4岁才随父入蜀。然后25-26岁离蜀,在蜀居住21年。前人已怀疑“神龙之始”应为武则天“神功之始”之讹,神功元年为697年。按神功元年算,则李白之父李客逃归彰明5年之后才生李白。“神功”与“神龙”仅一字之差。“功”字与“龙”字又为同韵关系,在读音上极易互讹。要么李阳冰将李白川腔口音之“神功”,误听成了“神龙”,要么李阳冰刊写《序》时一时笔误,将神功误为神龙而未察。李白自己在诗文中从来自述是蜀人,是司马相如同乡。李《序》之误又导致后来一些人沿袭使用。李《序》用了“逃归于蜀”叙述。这一“归”字只能落实到李白母亲身上。因为李客并非生长于蜀,谈不上“归蜀”。然而李母相传为彰明县境附近本地人,且为汉化的氐人女子。故李母所涉津渡有“蛮婆渡”之称。与江油县紧邻的青川县隋唐时代本为氐羌人世居之地,至今该县还有几个羌族乡存在。以李母乡梓为准,李父“逃归于蜀”的归字便有了着落。显然李父来蜀,迎娶当地蜀女为妻而生李白。相传李白熟悉西域高昌语文,曾草《吓蛮书》,化解唐朝与西域高昌的外交危机。李白在儒释道正统教育之外所得的西域知识来自父亲的董陶。其对巴山蜀水的亲切深情则更多来自母亲的影响。

3.李白挚友魏颢(又名魏万)《李翰林集序》记李白“身既生蜀。”在李阳冰编辑《草堂集》的同时,魏颢也在着手辑编《李翰林集》并留一《序》(下文简称魏《序》)。据魏《序》,魏颢着手辑编李白诗文亦是出于李白亲自授权,授权时间为上元元年(760)。比李阳冰授权编《集》还早两年。李阳冰宝应元年(762)才得李白授权编《集》。魏颢在上元元年(760)就已得到李白授权。魏《序》记述:“颢平生自负,人或为狂。白(李白)相见泯合,因尽出其文,命颢为集。颢今登第,符言耶!……经丧乱,白章句荡尽。上元末,颢于绛(今山西翼城东),偶然得之,沉吟累年,一字不下。今日怀旧,援笔成序”。魏氏得到李白授权编集时间比李阳冰早,但魏《序》成文时间可能比李《序》稍晚。魏颢“始名万,次名炎”(魏《序》)。应科举时定名魏颢。名魏万之时,居河南山西之间的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爱文好古,浪迹不仕。曾由嵩山行走数千里入吴,访李白不遇。又下江东。追寻李白。终于在广陵(今扬州市)得以与李白相见。这段经历,魏《序》中有所叙述:“万之日(名叫魏万之日) ,不远命驾江东访白,游天台,还广陵见之”。李白与魏颢禀性相投,才华相高,一见钟情,互相倾慕。魏万在李白鼓励下更名魏颢,并应上元元年科举,一举登进士第。魏颢的人生路,因李白而改变。魏颢曾听李白详细自述其生平。李白不仅写诗《送王屋山魏万还王屋》纪念二人的相会与友谊,还托嘱魏氏将来成名后勿忘记李白与儿子明月奴。即魏《序》所记:(李白)“谓余尔后必著大名于天下,无亡老夫与明月奴”。正是李白这位忘年挚友在《李翰林集序》中写道:

“自盘古画天地,天地之气艮于西南。剑门上断,横江下绝。岷峨之曲,别为锦川。蜀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是生相如,君平、王褒、扬雄,降有陈子昂,李白,皆五百年矣。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于绵,身既生蜀,则江山英秀……白久居峨眉,因丹丘与持盈法师(玄宗妹玉真公主法号)达,白亦因之入翰林,名动京师。《大鹏赋》时家藏一本。故宾客贺公奇其风骨,呼为谪仙子”。魏《序》还记述了李白许多不为人知的逸事。如李白的婚姻、子女情况。魏《序》说:“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 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宋。间携昭阳、金陵之妓。跡类谢康乐,世号为李东山”。李白家事中这些复杂的私人婚姻子女关系,只有李白向魏颢倾述过,魏《序》才写得出来 。同样,李白“因家於绵,身既生蜀”的准确信息,也只能是来自於李白口述。给魏万口述身世时,李白尚体健、清醒,口齿清楚。给李阳冰作临终嘱托时,李白病入膏荒。李白自己不会连自己的出生地都会搞错。魏《序》所记李白“因家于绵,身既生蜀”是最可信的第一手文献。李《序》中还有“逃归于蜀”的时间,到底是神龙元年,还是神功元年之讹误的疑问。魏《序》中“因家于绵,身既生蜀”则明确无误记写了李白的故乡是巴蜀。

按理,李白同时代友人的文献已明确记李白故乡之地,应足可释古今人之疑,但由於千年形成的李白崇拜,总是有好事着想拉李白为同乡。李白在安徽、山东客居许久,此各地之人虽热爱李白,却从未产生李白故乡不在今日四川省的笑话。何以四川人的近邻湖北老乡中会有人因爱生谬,提出李白故里在湖北之说?可笑的还有咱们江油老乡,情急之下,不求教于学界,而是诉诸于法律去争李白乡梓。试问,李白故里何时成了法律问题?又有那位律师能代替人文历史的真实来替学界作出认定?

第二证明李白故乡、故里在今日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县青莲乡的第二大系列证据是历史上的碑刻文物与建筑遗存及人文地名遗存。

由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组织编写,于200511月由巴蜀书社首次出版发行的《四川文物志》上册第306页至310页收载了北宋遗存的三块有关李白身世的石碑碑刻。三碑文字皆言及李白居住彰明,读书戴天山(即匡山)之事。

1.第一块宋碑为“大宋淳化五年正月八日建”之《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淳化五年”(994)乃北宋太宗第四次改元的年号。此碑由当时宣德郎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杨遂撰文,沙门辞崎书字,将仕郎中绵州彰明县尉主簿事马国祥同题,张某明镌字。此碑高2.97米,宽1米,厚0.24米。碑正面刻“唐李先生彰明旧宅碑”9字,背面刻铭文及序,共25行,每行54字,共1425字。此碑原在彰明县城西长庚寺废址。明清两代受到有识者保护。此碑今日尚存,收藏于江油县李白纪念馆。此碑经故宫博物院马子云研究员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在记载李白生地和居住地的历代碑记刻中,时间最早。李白《旧宅碑》文中说:“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后往县北戴天山读书。今旧宅已为浮图者居之。仆(杨遂自称)少览先生之文,每为叹息。辛卯岁,谪蒞斯邑,因暇披莽,挈侣来寻”,铭文中慨叹:“龙饮山前,涪江之涘。先生一去,宅留故里。数变乔木,几迁人事,草蔓荒蹊,棘罗废址。乡人故老犹话厥美”。铭文中还叹“岷山之精,上为金星,母也梦协,先生以生。厥名暨字,则而象之。”此《旧宅碑》建立时距李白辞世232年,其对史实的记述应比千载以后的人所论要可信。

2.江油市尚保存着北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十月十日由无名氏所立之《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此碑无撰文者姓名,碑文中有“敕赐香林院修造苾刍允元书,王雅,王仙刊字,车字勾当修造、住持沙门智聪,“苾刍”是梵语和尚的音译。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中常用此称。此碑原藏江油县境内大医山大明寺内,碑高216厘米,宽97厘米,厚22厘米,碑帽高77厘米,碑文楷书,29行,每行72字,共2150字。但由于风雨剥蚀,每行下都有五个字不能辨认,就可识读部分,记载有:“太白旧山,大明古寺,靠戴天之山……翰林学士李白字太白,少为当县小吏,后上此山,读书于乔松滴翠之平,有十载。”此碑今已移藏江油市李白纪念馆 。

3.三块北宋书法家米芾书字的李白诗碑。一为江油邻县平武县东南牛心山显济祠中所立之《李太白诗碑》二为原彰明县城隍庙《米元章书太白赠江油尉诗碑》;三为米字李诗碑。其中《李太白诗碑》今已移藏江油市李白纪念馆,而米书《李白赠江油尉诗碑》曾移藏青莲书院,早已字迹模糊,不知今尚在否?

此外,今日江油县青莲乡之陇西院,太白祠,李白衣冠墓,李白妹李月园居住之粉竹楼,李月园墓等,亦非今日人们新造,而系古人留下的遗迹。

陇西院原山门两侧有清代石刻对联二幅。

其一为:弟妹墓犹存  

莫谓仙人空浪迹

艺文志可考

由来此地是故居

其二为:旧是谪仙楼隐处

犹闻昔日读书声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总结历代在李白故里上的共识说:“白为蜀人,具有确证。”正因为有“确证”,1980年江油青莲乡李白故里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对“李白故里”,不容信口乱弹。乱弹之调不仅是向历史挑战,也是向四川省人民和政府挑战!

李白自言巴蜀故乡之大量诗文举例

李白文集中言及巴蜀故乡的诗文很多,如果一一摘取出来,可以辑成一本《李白与故乡》的专书。此处只能从李白诗文言故乡中略举数例,以享读者。

李白今存散文、韵文中言及巴蜀故乡之文至少有9篇。如(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二)《早春於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三)《上安州李长史书》;(四)《上安州裴长史书》;(五)《剑阁赋》;(六)《与韩荆州书》;(七)《秋于敬亭送从姪耑游庐山序》;(八)《天长节使鄂州刺使韦公德政碑》;(九)《悲清秋赋》。

前文已引用过的两篇李白自言身家故里的散文此处不再引。上述9篇言及巴蜀故里的散文,有3篇写於今日之湖北省安陆;有2篇写于湖北江夏(今云梦县);有1篇写于湖北襄阳;有1篇写于今安徽宣城;1篇写于湖南潇湘;1篇写作地点不详。

李白在安陆所作散文提及故乡之处文如下:“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来,尔其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巢由以来,一人而已。”“白孤剑谁记,悲歌自怜,迫于凄惶,席不暇暖。寄绝国而何仰?若浮云而无依。南徙莫从,北游失路。远客汝海,近还郧城”。此段文字写于李白29岁,入赘许氏四年之时。他称自己的处境是“寄绝国”“若浮云”,显然并不认同安陆是故乡。

李白先后客居江夏时,有两文言及故乡。其一为:“白遐穷冥搜,亦以早矣。海草三绿,不归国门。又更逢春,再结乡思”。这段文字写于李白入赘许氏三年之时,故有“海草三绿,不归国门,又更逢春,再结乡思”之叹,“国门”“乡思”都指对巴蜀故国的思念。其二为:“白观乐入楚,闻《韶》在齐”。安陆、江夏皆荆楚之地,用一“入”字,表明李白自认是客居於荆楚,荆楚齐鲁皆非其故乡。

开元22年(734)李白34岁,在襄阳写《上韩荆册书》。李白先称扬韩朝宗的声望是“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然后向韩氏自我推荐说:“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李白写于今湖南潇湘的《悲清秋赋》中,以荆吴水路对比巴蜀故乡的“鸟道”说:“登九疑兮望清川,见三湘之潺湲。水流寒以归海,云横秋而蔽天。余以鸟道计于故乡兮,不知去荆吴之几千?”。李白说自己的故乡多鸟道(栈道),故乡距荆吴之地,不知有几千里之遥,李白在《悲清秋赋》中思念鸟道故乡而生悲。

李白26岁前在故乡所写诗,其风物、地名皆是巴蜀独有的。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赠江油尉》《题窦圌山》、《登峨眉山》、《登锦城散花楼》。李白离乡30年后,发生安史之乱,唐玄宗避乱奔蜀。次年战时朝廷一度以唐玄宗居住的成都为“南京”。李白闻讯激动不已。写下了《上皇西行南京歌十首》。写这篇组诗时,李白人在淮南,已受到李璘起兵事牵连。此时李白虽然离乡已经30余年,然而成都在李白的印象中,仍然如他当年20岁时首次游赏时一样亲切。与当年写《登锦城散花楼》时一样新鲜、激动和清晰。20岁时,他写“登锦城(成都别称)散花楼”是“如上九天游”,而今57岁的李白想象中,“南京”成都的面貌应依然如昔:“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北地休誇上林园,南京还有散花楼。”

李白对故乡的月色有特别深刻的感悟。今存李白诗中,其15岁时所写之诗篇即为在巴乡所写《初月》《雨后望月》。21岁《登峨眉山》感慨“蜀国多仙山,峨眉渺难匹。”站在峨眉山赏月是李白终生不忘的记忆。李白24岁时重登峨眉山,写下了千古名篇《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从李白系年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李白由水路经岷江转长江,出三峡,抵荆淮的完整过程,李白离乡后,时时思乡。乡愁难解时,便望月抒怀,予以排解。在李白诗中,写月多是写乡思。因为月曾照故乡。李白写水也经常寄乡思,因为是沿着故土奔流而来。他“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他在《荆门浮舟望蜀江》中说:“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还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李白27岁,人在安陆,已入赘许氏。但时时对月述乡思。《静夜思》一诗即此时所写。按古人版本此诗原文为:“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离乡,乡愁随江水远去而增。“别时酒犹在,已为异乡客。思君不可得,愁见江水碧;”“凉风变秋海,吹我乡思飞……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髪。”李白26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后不久即卧病淮南。他当时给好友“蜀中赵征君”写了一封诗信。信中倾诉说:“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寄书西飞鸿,赠 尔慰离析。”

李白与峨眉山、峨眉月有解不开的情结、这“情结”就是乡愁。57岁所作《峨眉山月歌送蜀僧宴入中京》吟咏道: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

我似浮云滞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看峨眉月。

此诗共16句,峨眉与峨眉月连续在诗中出现六次,可见故乡峨眉与峨眉月在李白心中份量之重。此前,李白青年时代在故乡时曾在峨眉山听高僧鼓琴,他曾写《听蜀僧濬弹琴》一诗记下当时情景: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三十多年前为李白挥手抚琴的峨眉高僧是濬和尚,三十余年后又在他乡遇见来自峨眉的高僧宴和尚,李白心情激荡,一口气写出诗篇,六次呼唤峨眉,真有“长想思,摧心肝”的强烈情绪。

李白的乡愁,一直伴他离世。62岁时,他写下《宣城见杜鹃花》一诗,诗云: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按《华阳国志》记载,巴蜀之地为古蜀国,古蜀国经历五朝蜀王统治。为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朝。杜宇蜀王朝的末代蜀王为了奖励治水功臣江汉人开明,竟将王位让给开明,自己隐退西山。其魂魄化为杜鹃,每逢春耕,杜鹃都将提醒蜀民“快点布谷”。而离乡之人听杜鹃鸣声却似“不如归去”。成语杜鹃啼血即由蜀王离乡,魂化杜鹃悲鸣而来,杜鸣又名子归,李白思乡,故闻杜鹃悲鸣便会“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乡思、乡愁伴随他一生。故乡,在李白心中是不能以他乡代替的。请尊重李白的真情吧。

四、简辨故乡,故里与故地,故居的区别

汉语中,称呼人之生长乡梓,一般用故乡、故里、故国、故土、故山等词语;称呼曾经客居过的他乡处所为故地,故居,故园,旧游,旧居。“故园”一语可以两用,有时用以指故乡,有时用以指故居。“故土”与“故地”两个词语意涵差别很大,“故土”指故乡、祖国;“故地”可指旧游之地。成语有“故地重游”,“故土难离”,其词义不相混。“故里”即“故乡”。因为“乡”与“里从先秦以来皆指人从小生活居住的单位和居住邻里环境。

李白足迹遍天下。北宋曾巩为李白足迹作了一个大体归纳。曾巩说:“李白,字太白,蜀郡人”。其生平,“游江淮,娶云梦许氏,去之齐鲁,入吴;至长安,明皇召为翰林供奉,不合,去。北抵赵魏燕晋,西涉岐、邠,历商於,至洛阳。游梁最久,复之齐鲁,南游淮泗再入吴,转金陵。上秋浦、浔阳、卧庐山。”曾巩说李白“游梁最久”,这一点须斟酌。据李白自己说他客居最久的地方是江淮和东鲁,尤其是江淮中的安陆。李白自言“酒隐安陆,蹉跎十年,”李白曾以安陆之家为基点漫游江淮湖湘,无疑安陆是李白心中的第二故乡。

李白诗曾以“故巢”“故园”“故居”“隐居”“幽居”称他客居过的各处地方。在李白各处旧居,旧游的地方中,安陆在李白心中份量最重。举其《久别离》为证。诗云: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至此肠断彼心绝,云鬟绿鬓罢梳结,

愁如回飚乱白雪。

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摧。

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这是写给安陆许氏夫人的诗,款款深情,溢于字间。安陆故居在李白众多故居中具有独特地位。

其实有关历史名人的名胜地,甚至“圣地”,不一定都是故乡、故里。例如成都杜甫草堂,由于历史形成的诗圣崇拜,杜甫平生到过或没到过的地方,都有读书人建杜甫祠、杜甫草堂,纪念杜甫。形成古人所说“杜甫祠堂、草堂遍天下”现象。但是天下草堂中唯有位于成都西郊的杜甫浣花草堂成为纪念诗圣的圣地。杜甫的故乡,故里是洛阳之巩县瑶湾(今日属河南巩义市),但是人们心中的诗圣胜地不是巩义瑶湾,而是浣花草堂。浣花草堂是唐以后历代忧国忧民志士的精神家园。杜甫在成都居住的时间,总共不到四年,但这几年杜甫留下的诗篇在中国诗歌史上影响甚巨。杜甫还在巴蜀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居住了四年,留下了四百多首诗,但都不如成都,在社会中上层中形成了拜杜祭杜的习俗。从成都杜甫草堂成为胜地——甚至是“圣地”的文化史中,应让人悟出一个道理:是否成为名人胜地,不在争是否为故乡,而在于是否具有形成名人文化的长远历史与文化内涵。即使是李白故里的绵阳江油青莲乡,如果不保护承传好历史的遗迹,不很好弘扬诗仙文化的精神,单靠故里这一历史元素,也是不能长久成为胜地的。正因如此,巴蜀儿女世代相守,自发、自觉地竭尽全力去继存弘扬李杜精神,保护李杜遗迹,珍惜李杜遗产。全国李白故里、故居须携手合作,共同为弘扬诗仙文化精神作出新贡献,